為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意見》就居民的吃穿住行和服務消費升級,提出若干改進意見,以突破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消費新增長點。
《意見》內容主要包含三大板塊:一是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二是健全質量標準和信用體系,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三是強化政策配套和宣傳引導,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
圍繞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和壯大消費新增長點,《意見》從吃穿用消費、住行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的實物消費,到文化旅游體育消費、健康養老家政消費和教育培訓托幼消費的服務消費這兩大方向提出了改進意見,適應居民分層次多樣性消費需求,保證基本消費經濟、實惠、安全,培育中高端消費市場。
該《意見》特意在促進信息增長的辦法中提到,我們應該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推動產品創新和產業化升級,提升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鼓勵和引導居民擴大相關產品消費。加快提升新型信息產品供給體系質量,積極拓展信息消費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升級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產品,重點發展適應消費升級的中高端移動通信終端、可穿戴設備、超高清視頻終端、智慧家庭產品等新型信息產品,以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汽車、服務機器人等前沿信息消費產品。創新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的各類便民惠民生活類信息消費。推動基于網絡平臺的新型消費成長,優化線上線下協同互動的消費生態。
政府助力智能家居行業發展
過去一年,政府就智能家居行業接連發布了戰略部署和激勵政策。
2017年8月,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提出信息消費發展的發展目標、重點領域和相應的政策措施。在新型信息產品消費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我們需要升級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產品,重點發展面向消費升級的中高端移動通信終端、可穿戴設備、數字家庭產品等新型信息產品,以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前沿信息產品。同時,還積極推廣數字家庭產品,鼓勵企業發展面向定制化應用場景的智能家居“產品+服務”模式,推廣智能電視、智能音響、智能安防等新型數字家庭產品,積極推廣通用的產品技術標準及應用規范。加強“互聯網+”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及平臺開發,推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支持可穿戴設備、消費級無人機、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產品創新和產業化升級。
2017年12月,工信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以市場需求為牽引,積極培育人工智能創新產品與服務。在智能家居方面,做到支持智能傳感、物聯網、機器學習等技術在智能家居產品中的應用,提升家電、智能網絡設備、水電氣儀表等產品的智能水平、實用性和安全性,發展智能安防、智能家具、智能照明、智能潔具等產品,建設一批智能家居測試評價、示范應用項目并推廣。到2020年,智能家居產品類別明顯豐富,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達到90%以上,安防產品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再次點出適應消費升級的中高端移動通信終端、可穿戴設備、超高清視頻終端、智慧家庭產品等新型信息產品是國家的重點發展對象。
從頒布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助力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意圖極為明顯。早在2012年初,智能家居已被列入“十二五規劃”的九大產業,也是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發展未來中國高新技術發展領域的重點方向之一。在政策的推動下,智能家居行業被看做物聯網應用中的朝陽產業,受到各個新興領域的高度關注。
相關報告指出,隨著政策的推動,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已于2017年突破3000億元。預計未來三年內,智能家居市場將保持21.4%的年復合增長率,到2020年將達到5819.5億元的規模。智慧家庭、智慧小區、智慧酒店、智慧辦公等應用場景也會逐步落地,智能家居場景化將是大勢所趨。
上一篇:對話英特爾物聯網集團副總裁,洞悉物聯網機遇
下一篇:2019中國物聯網發展前景分析